海报新闻记者 秦文 济南报道浙江配资门户网
8月21日晚,泡泡玛特推出“星星人好梦气象局”和“MOKOKO晒晒夏日”系列新品,引发市场抢购狂潮。截至次日,二手平台价格飞涨,部分热门款溢价高达4-8倍,折射出潮玩市场的投机属性与行业生态困境。
新品首发即遭“秒空”,
二手市场价格翻多倍
8月21日22:00,在紧盯着抢购页面的倒计时结束后,记者与大多数潮玩爱好者一同,快速点击“MOKOKO晒晒夏日”的确认购买按钮,但几秒后,该页面显示“已售罄”,多次刷新页面,也并未再次看到“确认”选项,本次新品抢购再次“陪跑”。
泡泡玛特新品MOKOKO发布当晚,记者体验抢购,上线几秒后便显示已售罄。
但陪跑的并不是记者一个人,当晚,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,未抢到的占多数。在泡泡玛特官方店的群内,也有无数消费者愤怒发言:“到底是谁抢到了!”
8月22日,在二级市场,该新品价格已经翻多倍。
此次发售的MOKOKO搪胶毛绒挂件原价199元,在闲鱼、千岛等平台迅速被炒至800元至1500元,溢价率达4-8倍。星星人毛绒挂件盲盒整盒原价474元(含6个),二手端盒价飙升至1000元至1500元,单个溢价2.1-3.1倍。隐藏款如星星人的“大风中凌乱”因1:72的极低抽中概率,二手价突破500元,部分商家甚至标价1000元。
黄牛产业链助推价格泡沫
潮玩经济的“冰火两重天”
市场热度从预售阶段便已显现,星星人毛绒挂件盲盒在抖音旗舰店的预约人数超38万,首发上线后瞬间售罄。8月21日晚间,记者在泡泡玛特天猫官方直播间看到,星星人系列新品分多次放量,共放出6000个单品,并不该如此难抢。然而在第二天上午,记者便在抖音不少盲盒直播间看到该款产品正在溢价售卖,“169.9元一个,当天发货,绝对良心价格!”有主播正在卖力售卖。
8月21日晚间,在泡泡玛特天猫直播间,星星人系列新品补货多次,最终显示售出6000多个。
事实上,今年以来,泡泡玛特的火爆使得黄牛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力囤货双重操作,主导着市场的供需失衡。技术层面,黑产利用Python爬虫、群控软件等工具,实现毫秒级抢单,部分团队甚至配备算法工程师优化抢单策略。人力方面,线下门店出现“代抢”现象,黄牛雇佣多人排队,单店单日可囤积数百件商品。
二手平台数据显示,MOKOKO搪胶毛绒挂件近3日成交量达724单,均价847.3元,部分商家宣称“百分百抢到,保价保单”。这种“饥饿营销+技术截流”的模式,导致普通消费者难以通过官方渠道购买,被迫转向二手市场高价接盘。
此次价格飙升并非孤例。LABUBU系列曾因全球抢购推动泡泡玛特市值突破2300亿港元,但补货后隐藏款价格从5500元跌至2800元,暴露市场脆弱性。当前,星星人、MOKOKO等IP的火爆,既得益于Z世代对治愈系设计的追捧,也反映出盲盒经济特有的稀缺性机制与收藏属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消费者开始反思“为情怀买单”的合理性。济南市民朱女士表示:“我很喜欢星星人系列,原价还能接受,但原价474元一端的盲盒,翻三倍购买失去了最初的意义。”潮流玩具收藏家张先生则认为,社交媒体传播效应加剧了投机行为,“一个挂件在小红书被转发十万次,价格就会被推高十倍”。
“潮玩金融化”现象何时休?
潮玩市场的狂热背后,其实是品牌、黄牛、消费者的三方博弈。泡泡玛特2025年半年报显示,其营收同比增长204.4%,净利润超2024年全年,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。
然而,过度依赖限量策略可能透支品牌信任。LABUBU系列因补货引发的价格崩盘,已为行业敲响警钟。从LABUBU到MOKOKO,泡泡玛特的每一次新品发售都像是一场“资本游戏”。当199元的挂件被炒至1500元,当普通消费者被迫与黄牛“抢时间”,潮玩经济的本质正在发生异化。
业内专家表示,潮玩市场初期价格虚高是黄牛炒作与市场投机的结果,LABUBU系列曾因补货导致二手价暴跌60%,此类案例证明价格泡沫终将破裂。他建议,品牌方应优化供应链管理(如分批次补货、动态调整发行量),并联合平台打击黄牛;监管部门需加强二手交易规范,建立价格监测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。对消费者而言,理性消费、警惕投机,才能避免成为“潮玩金融化”的牺牲品。
中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